台式氨氮测量仪是水质检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,其试剂槽作为直接接触试样的关键部件,若清洗不当可能导致试剂残留、交叉污染或检测精度下降。科学、规范的清洗流程不仅能延长仪器寿命,还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。本文结合实验室清洗经验与技术规范,系统阐述试剂槽的清洗步骤、注意事项及维护策略。 一、试剂槽清洗的必要性 试剂槽长期接触含氨氮的样品和化学试剂(如纳氏试剂),易残留有机物、无机盐或微生物,可能引发以下问题: 交叉污染:残留试剂与新样品混合,导致检测值虚高或异常。 管路堵塞:结晶或沉淀物积累可能堵塞进样系统,影响液路稳定性。 光学干扰:污渍附着在光学窗口(如比色池)表面,降低透光率,导致吸光度测量偏差。 二、清洗步骤与操作方法 日常清洗(每次使用后) 冲洗去残留:使用后立即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冲洗试剂槽,反复注入并排空3-5次,去除表面残留液。 软布擦拭:用无绒软布或专用擦拭纸蘸取少量中性洗涤剂(如实验室专用清洁剂),轻柔擦拭槽体内壁,避免划伤表面。 干燥处理:冲洗后以压缩空气吹干或自然晾干,防止水分残留滋生细菌或腐蚀金属部件。 深度清洗(每月或污染严重时) 化学清洗剂选择: 有机污染物:使用5%的稀盐酸或丙酮浸泡15-20分钟,溶解油脂或有机物。 无机盐结晶:采用5%氢氧化钠溶液浸泡,中和酸性盐类残留。 超声波辅助:将拆卸后的试剂槽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,加入清洗剂并运行10-15分钟,利用高频振动剥离顽固污渍。 光学部件处理:若试剂槽含比色窗口,需用镜头纸蘸取乙醇-乙醚混合液(比例1:3)单向擦拭,避免损伤镀膜。 特殊污染处理 生物膜或霉斑:使用0.1%-0.5%乙基含氢二氯硅烷与无水酒精配制的清洗剂擦拭,抑制微生物生长。 重金属沉积:采用5%硝酸溶液浸泡1小时,随后用大量清水冲洗至中性。 三、安全与操作规范 个人防护:先断电,操作者需佩戴橡胶手套、护目镜,避免直接接触强酸、强碱或有机溶剂。 材质适配性: 塑料部件:避免使用丙酮、甲苯等有机溶剂,以防材质溶胀变形,建议采用中性洗涤剂。 橡胶密封圈:仅用酒精擦拭,禁用四氯化碳(毒性高)。 避免机械损伤:禁用金属刷或硬质工具刮擦槽体,防止划痕积累污垢。 部分高端氨氮测定仪已集成自动清洗模块,通过预设程序控制清洗剂注入、超声波震荡及干燥流程,减少人为操作误差,提升效率。
本文连接:http://www.cmiit.net/newss-3764.html
|